1、海拔400米以下淺丘及沿江河谷地區,該區域玉米生產面積約占全市玉米面積的25%左右,水稻面積的44%左右。受苗期陰雨影響,該區域玉米生育期推遲,但對授粉楊花影響較小,預計產量與上年持平,目前該區域玉米已經收獲完畢。
2、400-800米地區,是重慶市玉米生產的主要區域,面積300萬畝左右,約占全市玉米面積的50%,水稻面積的47%。該區域目前玉米正處于灌漿—完熟期,是伏旱最容易影響的區域,目前的應對措施主要以提高灌溉效率、減少水分增發以及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為主。一是利用現有的水利設施,擴大灌溉面積。二是通過行間覆蓋秸稈,減少地面水分蒸發,延長玉米耐旱時間。三是及時噴施抗蒸騰劑、抗旱增產劑。如噴施亞硫酸氫鈉,腐植酸,氯化鈣,黃腐酸鹽等抗蒸騰劑?;蛉~面噴施“旱地龍”500~1000倍液或“噴施寶”1000~1500倍液等抗旱劑,亦可葉面噴施尿素600~800倍液或磷酸二氫鉀800~1000倍液等,既可直接補充一定的水分,又可增加植株營養,提高抗旱能力。
3、800米以上山區是重慶市玉米生產的重要區域,主要分布在東南部、東北部玉米主產縣,玉米生產面積約占全市玉米面積的25%左右。該區域預計8月末至9月下旬收獲。該區域常年受伏旱影響較小,1000米以上的高山,適當干燥有利于植株后期孕穗及灌漿。當前重點預防病蟲草害,對于脫肥田塊重點追施孕穗肥。